2024年以来,南通市科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主责主业,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推出“三张清单”,高效服务科技工作者,着力打造江海南通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强化区域协同,集聚创新资源
围绕总书记对南通提出的“左右逢源”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的部署,南通市科协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同和横向联动。目前,沪通签署了新一轮科创合作协议,全市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合作,90%的新招引产业项目深度嵌入上海和苏南产业链。作为南通科创委成员单位,南通市科协用好联系服务院士、科普助力创新等工作抓手,积极推动平台搭建、资源对接,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一是创新机制联动区域科创融合。南通市委、市政府创新在上海召开科技双月例会机制,南通市科协主动对接上海的两院院士、科研院所,引进上海科技人才及团队服务南通科技创新发展,推进上海科学院与南通开展院地对接,邀请李大潜、钱锋、褚君浩等院士来通参加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南通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季、九三学社中央江苏南通院士行等活动。推动朱美芳院士在南通创新区成立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助力南通培育高端纺织产业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并在如皋投资建设中试基地,成为南通创新区专业研究所首个落地的产业化中试基地项目。
二是发挥智库优势助力战略实施。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下一个万亿要看上海,看海上,看蓝海”的目标定位。为策应该发展方向,在省科协的关心支持下,南通市科协承办了第二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邀请“三省一市”的4位院士及200余名专家围绕生物医药、海洋产业、建筑业转型、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方面作了主旨报告。同时,紧扣南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际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为南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言献策。2024年,南通12个项目获省科技智库计划(青年)(调研课题)项目立项。
三是厚植科普土壤筑牢创新基础。南通以特色科普助推创新发展,联合举办第五届长三角地区科普课件大赛,沪苏浙皖等长三角地区科协组织和科技机构百余位嘉宾来通,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科普特色活动。同时,承办了2023-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等赛事,3700多名学生在线上线下展开比拼,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4年,南通选拔优秀选手和作品参加省赛,共获一等奖128项,其余奖项506项。其中,获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奖级别和人数创历史新高。
二、坚持创新驱动,集聚人才资源
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引培科创项目1428个、实现翻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6家、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3600家。南通市科协充分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在引聚科技人才,加快将科教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夯实抓手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创新推出《科协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清单》《科协系统“四服务”资源清单》《南通科普研学线路清单》“三张清单”“菜单式”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积极举荐青年科技人才,出台《南通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实施办法》。16名科技工作者入选省科协托举工程并获资助,1名科技工作者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4个项目入选全省相关产业领域优秀科技进展、“十大”进展;获“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海智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其余奖项10项;12人入选年度“科创江苏”企业创新达人,入选人数全省第二。
二是释放院士工作品牌磁场效应。建立联系服务院士工作机制,常态化拜访慰问南通籍院士及在通亲属。印制《南通院士名录》,录制院士寄语视频,寄送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资料及慰问信,征求院士对南通发展和联系服务工作建议。日常做好细致联系服务,充分释放院士工作“强磁场”。2024年,开展高端论坛、学术交流18场,邀请顾东风、严纯华、刘胜、王巍、邓子新、吉训明、张洪程、刘加平、缪昌文等55位院士来通参加活动,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指导。南通本土顾晓松院士主要发起中国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首个“创新联合体”在通成立,面向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引领作用,建设若干个产业孵化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
三是协同融合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南通9家产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企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平台作用,在品牌化推进学术活动、攻克技术难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中积极连接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其中,省绿色弹性体材料产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将全球首创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橡胶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年产 11 万吨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将填补我国自主合成橡胶品种领域空白;省氢能产业院士协同中心打造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品牌化”高端学术活动13场,帮助10余家企业攻克重难点技术问题17个,促成企业成果转化6项,累计带来经济效益2405万元。
三、围绕产业需求,集聚学会资源
立足南通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南通市科协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级、省级学会资源,通过“搭建平台、深化交流、项目对接”扎实推动“科创南通”,助力地方发展。
一是搭建平台实现精准对接。承办省科协学会工作年会,邀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专家来通指导,向全省160余家学会宣传推介南通,释放最大合作诚意。各县(市、区)科协和省级以上园区科技人才部门与省级学会主动对接,达成会企合作意向30余个,推动“会地合作”走深走实。中国老科协“老专家地方行”活动常态化每年走进南通,先后开展了海安行、海门行、启东行,24位专家以“义诊”的方式对南通100余家企业进行科技咨询并形成合作,赋能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南通市老科协累计设立助企服务老专家工作站(室)173个,服务企业1290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3213个。
二是学术交流助力技术更新。主动对接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等在通举办第十届能源利用国际研讨会等2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创新发展论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聚焦南通新材料产业优势,成立江苏省首个市级材料学会——南通市材料学会,举办中日韩高科技纤维工程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第八届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后者获省科协“科创江苏”和国际(港澳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立项资助。聚焦新能源产业,依托四方冷链等企业产学研能力,成立省制冷学会冷冻冷藏专委会,在通召开2024年江苏省制冷学会冷冻冷藏学术年会,促进冷冻冷藏行业绿色、智能化科技创新。聚焦航空航天产业,推动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024年科技工作者研讨会在南通举办,300名院士、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探讨惯性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促进惯性技术领域高端科技资源在通转移转化。南通机械工程学会服务欧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攻关,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5件核心专利,完成3个新产品鉴定。
三是项目对接激活创新主体。聚焦高端纺织产业,邀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服务调研组来通,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及8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服务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大直径功能聚合物单丝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聚焦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在通成立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封测专委会、省集成电路学会科技工作者之家(南通集成电路培训基地)。“谷雨•南通人才日”邀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国家、省级学会专家,共同启动南通市“会地合作”双百行动,开展科技成果和项目交流对接。在如皋成立省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助力打造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南通市电子学会助力通富微电与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申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