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调研宣传 >> 建言献策
【字体: 】 阅读次数:2606
江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信息选编(2023年三季度)
2023-10-10

 

江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信息选编


 

为广泛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其在思想观念、创新创业、职业发展、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省科协依托全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以“直通车”方式采集信息,反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心声。通过整理分析2023年三季度站点上报信息,现将江苏科技工作者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选编如下:

一、关于加快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站点]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提出“促进专业组织发展,提升集群治理现代化水平”。集群促进组织(以下简称“促进组织”)是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织网人”,高效连接政府和市场,推动集群成员形成产业技术创新命运共同体。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领先,但一些集群的促进组织仍存在治理结构不健全、职能定位不清晰、参与集群治理的空间不足、市场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快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组织建设发展,推进产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一要统筹规划集群促进组织建设指引。顶层规划我省促进组织建设指引,跳出一个集群只有一个促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将政策性和非政策性的促进组织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实施促进组织认定制度和注册制度,明确促进组织主要职能、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实施促进组织分类精细化管理。引导促进组织建立“政产学研金”多方融合的决策机制,健全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以集群治理科学化为支撑,助推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健全集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机制,对促进组织开展人才认定,推动促进组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引入职业经理人,组建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要优化促进组织参与集群治理的空间。考虑促进组织“第三方”的特性,为进一步保障促进组织政府性和公益性促进职能的发挥,包括产业集群规划和集群运行监测,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集群服务阵地、建设集群区域品牌等,建议在强化促进组织辅导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明确并固化促进组织参与集群治理的抓手,深化促进组织在集群网络核心节点的定位,加强政策资源的沉淀应用,支持促进组织高效整合优质资源,助力要素市场化匹配,引领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加强财政补助、购买服务、税收优惠、人才保障等政策支持和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激发各类促进组织为集群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为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参与治理提供充足空间。

三要强化促进组织对集群创新发展的赋能。探索以促进组织为核心的财政资金赛马制分阶段资助模式,或支持有条件的促进组织管理运营产业基金,实现产业资金对企业的精准补贴,提高政府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效能。鼓励促进组织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聚焦集群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基础研究,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联盟模式,以大力度精准性的研发投入为支撑,弥补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支持促进组织打造高效率成果转化平台,以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为支撑,面向产业需求,推动独立研究成果、合作研发项目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鼓励各促进组织实施集群人才攻坚计划,探索在全球范围引才聚才,保障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人才要素供应。

四要引导促进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我省集群促进组织仍面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问题,逐步引导促进组织,坚持中立高效的原则,引导促进组织不断转换经营发展理念,整合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有序有节奏的参与市场,延伸布局集群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企业委托研发、检测检验、战略咨询、产业规划、投资融资、人才培训、展会展览承办、活动策划、知识产权服务等市场化业务。建议通过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不断强化集群间交流合作,在提升资源整合利用的同时,鼓励发展较快较强的促进组织向发展较弱、转型不充分的促进组织提供市场化的指导服务,以强带弱全面快速发展。

二、关于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专业性服务人才保障能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站点)

构建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基础架构、技术转移途径、支撑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体系布局。在基础架构中,充分发挥各个创新主体的关键作用时,不可忽视技术转移专业服务人才的保障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专业性服务人才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现将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

一是科研院所对技术转移工作管理不完善。不少科研机构在技术转移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支撑体系,没有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岗位,更没有配备专职技术经纪人。对于科研人员科研思维的有效培养、对技术成果的利益分配及评价评估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极大影响着技术转移的效果。一方面,要考虑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培养科研人员的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与科研能力,将科研机构与企业有机融合、将研发成果的利益分配合理惠及研发及技术转移人才。另一方面,技术成果的评估也是技术转移中的重要环节,规范化的评估体系使技术转移更有效、更可靠。对于成熟的技术成果,要弄清楚为什么评估、评估的对象是什么、具体评估什么、何时评估、如何评估以及评估结果如何使用。目前由于评估尚缺乏统一客观规范的定量指标、程序、方法和指标体系,成果评估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不足,对市场价值和潜在风险判断不足,国家关于科技成果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均使评估结果难以被成功认可及应用。

二是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当前,很多研发机构响应政府号召建成了国家(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其他共享服务平台等多种层次的科研平台。然而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人才建设、经费及项目的支持力度极大影响着科研机构及高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效果。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和有效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平台的发展方向和整体实力。由于科研机构性质的不同,经费大多来源于组建方注资、政府财政拨款、申请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平台的自营收入。然而这些经费的使用都会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监管,在实际操作中,阻碍太多,缺少灵活性。在平台建设管理中,很多项目大多是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项目及中试应用阶段等项目,然而没有平台的有力支撑,这些项目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三、关于加快推进使用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核算的建议(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站点)

近年来,碳排放实时测量技术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在工业企业中,国内很多大型企业、能源行业和交通运输领域都已经开始使用碳排放实时测量技术。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比如使用仪器设备、传感器、监测系统等,对工厂、交通路口、城市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以获取实时碳排放数据。而且,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也被应用于碳排放实时测量。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和处理,能够更精确地了解碳排放状况和趋势,为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未来,碳排放实时测量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帮助实现碳减排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虽然碳排放实时测量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仍需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提升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

一要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和行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管,鼓励并规范碳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核算。

二要提高企业自身意识。企业应自觉加强自身的碳管理和碳核算,将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和核算作为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一。

三要推进技术研发。加快推进实时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完善碳排放实时监测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四要统一标准规范。建立和实施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实时监测数据标准和规范,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五要推广示范案例。在重点行业、企业、地区等挑选一批典型的碳排放实时监测示范案例,向社会推广,树立典范,增强说服力。

六要加强信息共享。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动碳排放实时监测数据的应用和推广。

四、关于进一步提升涉农高校院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的建议(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站点)

当前,省内涉农高校院所对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有待提高。分析原因:一是科技创新脱离生产需求。部分涉农高校院所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的存在“职称科研”的倾向,有些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科研选题偏离“三农”发展需求,很多科技人员的科研课题来自政府资助的各类“高大上”的基金、研发计划,真正可以解决一线生产问题的“接地气的”,“土的掉渣”的项目却很难得到支持。二是科研成果转化难。因为对职称评审的重点在“高精尖”的奖励、高水平的论文,对解决“三农”发展实际需要的科研激励不够,不可避免地滋生出重知识轻技能、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部分科研成果只能摆在实验室,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三是科技服务难以落地。对科技人员的考核评价重点放在项目层次、论文级别、成果等级等方面,科技服务常常被忽略不计,无论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科研成果推广都不够积极,以致于好些成果不被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知晓并广泛利用。四是自身服务能力制约。服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院所“成果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兼具专业技术和推广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五是技术推广经费缺乏。农业科技服务需要经费支持,农业科研院所无此项专门经费,贴钱搞培训难以为继。

建议:

一要整合学科资源优势,在深耕良种良法上做文章。组织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植物保护等学科力量,积极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充分整合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园艺学等学科资源,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动设施装备升级、优良品种推广、技术集成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二要主动对接城乡产业,聚焦未来农业上出成果。瞄准制约城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整合传统优势学科,构建新型交叉学科,支撑引领乡村产业兴旺。加强与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研发高校和生产企业的联合攻关,推进我省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业大数据应用,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实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试验示范。

三要深刻认识乡村价值,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建言献策。组织农业社会科学力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贴近农业农村、联系农户农民,针对农民的关注点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痛点做好调查研究,为“乡村振兴”大局服务,为“三农”工作服务。既要主动开展精准扶贫脱贫、绿色发展方式及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体制机制创新对策研究,又要积极研究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运行机制及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发挥社会学科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四要强化条件建设,创新运行保障机制。校地、院地双方创设并推行“一院(所)一县一产业”的产研对接机制,由农业区县与相关院所结对,一对一或一对多,由省、市、区(县)三级给予技术推广经费支持,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深入推进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改革,在其中体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情况。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淮安市科协站点)

作为现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志愿服务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营造全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尚有不足。一是科技志愿者开展服务的动力不足。科技志愿者参与服务往往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身需求的满足,渴望通过志愿服务发挥自己所长,实现价值,获取社会认可,获得荣誉感等。但社会重视不足、群众对科技志愿服务的误解、资金不足、缺乏保障等因素都导致部分科技志愿者动力缺失。此外,活动功利化、形式化色彩较重,存在应付了事、拉横幅走形式的情况。志愿者内在动力不足导致志愿服务空心化,缺乏持久的推动力。二是科技志愿服务的公众认知度有待提升。当前,由于活动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宣传途径单一,群众对科技志愿者概念认知较为模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技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此外,科技志愿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基层受众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科技志愿者及科技志愿服务知之甚少,甚至把部分科技服务误解为推销推广等,打击了科技志愿者服务热情。因此,应少一些“硬性端菜”,多一些“群众点单”,不断提升科技志愿服务的公众认知度。三是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网络有待完善。当前,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单元衔接不紧密,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在统筹、协调和管理上还有待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科技、宣传等部门资源整合尚不完善,存在“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现象。社区志愿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科技志愿服务衔接不紧密。四是科技志愿者综合服务水平不足。当前,科普志愿者的构成主要是兼职科研人员及部分专职科普人员,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科研人员不愿做科普、不会做科普、不敢做科普的现象还存在,科普专职人才科普理论素养还不高、科普实践能力较弱、科普手段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

建议:

一要逐步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科技志愿者提供的是无偿服务,可以通过社会评价对其进行激励强化。主管机构可以通过选树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基层特色科技志愿服务典型,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崇尚志愿者,个个争当志愿者”的氛围。优化科技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褒奖机制。尝试推动将科技志愿服务表彰纳入科技人才奖励内容,提升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组织的获得感。

二要开展个性化科技志愿者培训。引入个性化培训,在人才培养前期,调研基层科技志愿者受教育需求,“量身定制”科普能力提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期,通过科普理论考试,测试科技志愿者掌握科普专业知识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培训内容;在人才培养后期,将培训人员嵌入提前构建的科普实践应用场景,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开展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工作。强化科研人员服务意识,建立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考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志愿者内在动力。

三要优化科技志愿者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现有“中国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除了为广大科技志愿组织、科技志愿者提供注册、发布活动等功能外,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连接需求端,通过网络线上采集群众需求,进而实现精准对接服务。探索建立全链条贯通式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逐步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精准的科技志愿服务,为广大科技志愿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平台。

四要整合阵地提升科技志愿服务水平。广泛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农村中学科技馆等线下阵地、科普大篷车等流动阵地,推动科技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结合,以项目而非活动的方式,强调普遍性、广覆盖的“亮单”式服务,常态化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科技志愿服务水平。

六、关于在“双碳”目标下进一步优化海洋环境保护策略的建议(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站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双碳”目标下海洋环境的保护也面临着一定的绿色发展难点。建议:

一要加强低碳、零碳技术创新。“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绿色能源技术,尤其是低碳、零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技术的创新。国家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方案》,提出推进清洁能源低能耗技术,加强数字化、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强负碳技术的研发,利用CCUS技术,提高海洋封存潜力。要通过一系列工业行业的技术变革降低碳排放量,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二氧化碳的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低碳、零碳技术的示范性应用。先进的低碳、零碳技术示范性工程有利于对先进低碳、零碳技术的再升级优化,有利于先进技术更好的交流与发展,也有利于不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学习新技术、交流新观念。

二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与治理。“双碳”目标下海洋环境保护离不开国家和行业的监管与治理。一方面,需要国家对污染物排放碳排放量进行实施监控和管理。企业和居民生活需要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需要国家统一的统计与监控,防止企业和个人进行偷排、超排的问题发生。要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正案》的要求加大对污染海洋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重点海域的监管,建立海洋生态保护赔偿制度,严守海洋环境保护红线。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之间要加强对碳排放量进行监督与管理。针对行业内部企业违规问题可以进行举报,其违规内容由政府进行调查及处罚,并向监督举报企业进行相应奖励。

三要加强自主与交流并重的国际“双碳”交流合作。从国际全局视角看,“双碳”目标下海洋环境保护由于政策、经济和文化理念问题,交流合作达到完满并不容易。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绝不动摇。在国际交流中必须保护我方的利益,以我方和世界共同之追求为基础进行“双碳”交流合作,以自立自强的大国发展加强我方在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另一方面,要在坚持自主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双碳”交流和合作。海洋环境保护是每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我国需要加强与他国的“双碳”理念的交流,包括政治理念的协商、“双碳”文化理念、“双碳”科学技术的交流,推动互利共赢、互惠互利,从而达成国际间的“双碳”合作,共同为海洋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七、关于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释放“藏粮于技”丰沛能量的建议(南京农业大学站点)

今年5月份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二是人多地少;三是部分粮食、种子进口依存度较高。当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一是涉农企业创新投入强度较低;二是资本市场投入意愿较弱;三是农业科技上市企业数量和盈利较差。

建议:

一要发挥农业科技投资“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健全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协调、社会多渠道投入的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基础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宣传、落实激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指导涉农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激发其研发投入积极性。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投入,做好县市农业科技创新补助政策兑现审核拨付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对于现代化农业科技价值的认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中去。

二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涉农关键领域。规范社会资本投资行为,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社会资本投资涉农关键领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各地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发起设立农业科技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核心种源、高端农机装备等“卡脖子”领域的投资,提升农业科技领域竞争力。鼓励市场化投资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政府在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工商注册、税收、项目退出等环节,以及创投机构关键岗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方面给予定向支持。

三要多方发力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对面向农业科技领域的市场并购、重组等行为制定差异化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对农业科技相关企业的并购力度。优化农业科技企业上市政策,可考虑开辟农业科技公司股票发行“绿色通道”,精简工作流程,适当放宽上市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培育对不同农业科技领域的认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构建适应涉农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针对其发展不同阶段提供差异化、组合式的融资模式,助力其扩大规模,使其有实力、有底气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

四要重视人才在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生物育种、农业科技等事关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针对国家重点支持和奖励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的涉农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引领带动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跨越式提升。同时,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应用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八、关于进一步推动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建议(常州大学站点)

当前,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载体和模式,但也面临着园区发展资金相对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区域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

建议:

一要加大对高科技园区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部分高科技园区资金短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高科技园区的资金投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对高科技园区进行投资,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园区健康有序运营发展。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引入金融活水,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产品,拓展多元化投资路径,重点深耕硬科技领域,布局技术驱动型初创企业投资,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构建良好的科技创业生态环境。以园区企业的需求为核心,提升园区综合生活服务等配套,完善提供多样化的增值创新服务,包括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支持、技术创新支持、产品支持等,助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做优高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拓发展新领域和新赛道,并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科研设施,发挥科研机构的平台支撑作用,建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立科研成果到企业转移转化的快速通道,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和培养力度,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加强高科技园区的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与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共建共享机制,优势互补,携手共赢。政府为园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资金和政策,高等院校提供科技成果和培养高科技人才,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对接和培训基地。通过高科技园区的创新资源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加强与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发挥高科技园区集成的创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区域孵化器与加速区和产业园区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推进运营管理模式与地方传统园区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关于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建议(淮安市科协站点、江阴市科协站点、常熟市科协站点)

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规划。合理规划课程体系,从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校本课程)两个方面开发体现新科学教育理念的综合性科学课程。核心课程设置上,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生物、化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融入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拓展课程可以设置“小小工程师”“科技馆研学”“科技馆里的科学课”“青少年科技节”等活动,鼓励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培育更多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合理构建评价体系。改变“唯分数论”,建立项目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记录、设计、报告、作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以评促学。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稳定的、具备从事相应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专职教师队伍,参加上级和本级组织的各类科技教育培训,以满足科学课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将科学素养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组织科技专业素养高,有经验的教师开设讲座传授经验,组织不同主题单元的培训,为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方面指导。将科学精神、新科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专业引领和因需服务相结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

三要有效贯通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领导小组的作用,落实“双减”政策,为“双减”课后科技教育提供样本典范。充分挖掘利用校园科技馆资源,为科教阵地协同育人提供保障。加强馆校合作,合理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与科普场馆、科研院所等机构组成科技教育联盟,作为科技教育“第二课堂”,形成科普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机制,精准服务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同时,建立科技活动体验、学习效果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价等跟踪反馈机制,强化优秀项目示范引领,重点培育一批科普场馆展品资源与科学课程标准相结合的科学教育项目。

四要大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利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航空模型竞赛、科技模型竞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平台提升“双减”实效。开展“童心向党 科学筑梦”系列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读科学家丛书、讲科学家故事、看科学家电影等形式,学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鼓励青少年树立科学梦想、远大理想。


作者:侯飞
责任编辑: 调宣部管理员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