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2023江苏科技论坛 >> 综合报道
【字体: 】 阅读次数:734
舒印彪院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造新型能源装备体系
2023-10-18

图片02.jpg


“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电力清洁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10月18日上午,在第二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3年江苏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受邀作题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装备创新》的主旨报告,就我国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等话题进行交流。

“过去10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8%提高到50%、发电量占比从21%提高到38%。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近90%。截至2023年8月,中国发电装机达到27.6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规模均保持世界第一。”舒印彪介绍,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能源技术装备体系,长三角成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电力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舒印彪认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加速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的枢纽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以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路径,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在电力生产端实现清洁能源对煤炭发电的稳步替代,形成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打造零碳电力;在能源消费端实现清洁电力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建设高度电气化社会,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到2060年,工业、建筑电气化率将达到80%以上,交通电气化率超过50%。”

舒印彪介绍,随着化石能源逐步被新能源替代,电力系统的形态特征正在发生显著改变,新型电力系统也面临着电力电量平衡难度加大、系统保持频率电压稳定的技术基础发生显著改变、极端天气影响加剧、网络安全风险增加、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性不足等问题。重点发展新能源、核电、输配电、储能、氢能、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捕碳固碳、资源回收等十个技术领域,实现从基础理论到核心技术、标准、设备的全面升级,提高基础软件、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的创新研发和保障能力,推进产业再造和产业基础高级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舒印彪表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装备制造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先进技术装备是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中之重。“能源科技创新正处于关键机遇期,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新型能源装备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葛思佳/文 刘成贺/图)


作者:学会学术部
责任编辑: 省科协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