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维南
1963年9月出生,江苏靖江人,数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其在力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者一起把偏微分方程、随机分析及动力系统的理论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随机Burgers 方程,随机passive scalar方程,随机Navier-Stokes方程和Ginzburg-Landau方程等,证明了不变测度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分析了稳定解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Burgers湍流模型中一些存有争议的问题;与合作者一起构造和建立了稀有事件的迁移路径的理论框架,并发展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值方法—弦方法。此方法已成为研究物理、生物和化学领域中稀有事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合作者研究了弹性理论的微观基础,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型出发导出了宏观层面下的非线性弹性理论,得到了经典的Cauchy-Born准则成立的稳定性条件;提出了设计与分析多物理模型的多尺度方法的一般框架。获首届美国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冯康科学计算奖、第五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科拉兹奖、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克来曼奖、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卡门奖、2019年度PeterHenrici奖、ACM戈登·贝尔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