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建 议 人:陈 雯 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孙 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报送单位: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场景
长江经济带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全局性影响。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兼具高山峡谷、河湖平原、近海湿地等地貌类型,拥有丰沛的水资源,占全国比例超过35%,湿地占20%、森林占40%,拥有20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2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占全国27%),这些都是可作为生态产品的优势资源,潜在的生态产品极为丰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生态产品生产和交易场景。
第一,生态资源直接创造财富。包括自然界现存的种子到动植物,“鱼米之乡”生产健康农副产品,历史文化遗存及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产品,生态优良有助于提高产品价格;水权、碳权等交易和生态补偿等,使资源从无交易变有交易,资源越优质,价格越高。
第二,生态资源间接衍生价值。以生命健康为引力,优良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吸引有价值人才和高附加值产业,生态优势间接增加地产等其他产品价格,提升生态空间资产,潜力无限。
第三,生态优势创造生产价值。为提升生态资源和生态承载力开展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环境咨询服务业,提供产业绿色化技术和新产品等,可以成为推动强劲活跃增长的绿色增长极。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面临的障碍
长江经济带长期高强度开发损害生态资源,优质生态资源愈益稀缺。2019年,长江沿线56个主要湖泊中优于Ⅲ类水的湖泊只占9.8%,73.3%为Ⅳ类水,近87%呈富营养化状态,优质水源已经成为各地争夺的稀缺品。中华鲟、达式鲟、胭脂鱼等鱼卵和鱼苗大幅减少,长江江豚数量近20年减少了80%,约30%的鱼类和部分鸟类、贝类等动物濒危。水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弱,对农产品健康、生态景观感知以及人类生命健康和地球可持续都有较大影响,生态健康日益成为稀缺而更有价值的产品。
生态产品的公益性、外溢性和市场外部性,价值的间接性和长效性,影响着生态产品定价和市场交易的实现。比如水资源是全民共享的公共资源,很难通过个人购买定价,只能以政府作为代言者实现水权交易;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外溢性,为更大区域范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更难核算,市场机制在上述两种类型中较难发挥充分作用。好的环境、健康的生态,其改善和好转需要较长时间建设和维护,效果不是短期的热钱,其价值又是通过优质农产品、地产、旅游业等溢出收益间接体现的,这种生态增值又与其他定价交错在一起,很难凸显出来,使得生态产品的定价机制出现较大困难和不确定性。
三、关于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路径和方法的建议
生态产品提供了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顺应既要高增长的GDP也要更高健康预期寿命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生态资源是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资源越稀缺价格越高。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已经到了生态资产越来越稀缺、生态产品的资本价值越能体现的时候。为此,需要技术和制度转型,推进政府和企业的思维和理念转变,掌握好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在保护中寻求绿色发展的路径和生态产品增值路径,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 强化知识支撑,促进以增强生态优势和效率为导向的技术研发,建立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的生态创新链。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资源、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投入。过度资本投入可能会破坏资源禀赋和产品生态属性。为此要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创新,将生态健康与良性循环及系统完整性稳定性的命题纳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中予以支持,通过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优势形成和经济价值化的生态创新。
2.制定分地区分类型的长江大保护生态管控政策,有效遏制地方政府和企业“竭泽而渔”获取利益的短期行为,鼓励生态产品的生产。生态空间,严格生态保护并鼓励促进本地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研究和行为;农业空间,切实有效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的目标落地;城镇空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鼓励和奖励企业参与城市河湖水质改善和微生态环境改善。通过提升空间资产和价值,增强各类空间生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探索公益性资源使用的定价机制,建立跨区域交易补偿的协商机制,建立公益性生态产品的交易机制。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全局性生态功能的森林、清洁空气、优质水等资源,具有较大环境正外部性和跨地区外溢性,不适合个体交易,应当由属地政府代表享用资源的全体百姓购买服务。为此,要建立地方政府的资源购买意识和跨地区的协商平台。可以考虑以太湖流域沪苏浙三地的水资源共保和共享为示范案例,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合理测算水资源成本,依据水质水量的使用分担成本,建立水资源购买和交易机制,进而推广至其他公益性生态资源领域。
4.总结和推广生态优势转化高附加值生态产品的成功案例,促使企业自觉建立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生态品的生产需要较长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收益不是热钱快钱,赚的是长期可持续的收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看到生态产品的长期收益所在,为此可以通过已有的成功案例,让企业看到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产品的可持续收入甚至高收入,赚取耐得住等待的那份绿色收益。比如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在句容陈庄的知识乡村试验,让村民依靠优良自然生态进行自然农法生产,收入大幅提升;成都麓湖通过房地产社区二类水质营造和维护,使房地产增色增值很大,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范例。
5.探索生态优势转化投融资机制,促进生态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的引导作用,鼓励政策性和开发性银行先期介入社会性、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生态产品的开发项目。鼓励银行简化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项目贷款审批程序,建立融资项目贷款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强非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工具,探索推动资产质量好、现金流充裕的绿色发展项目发行资产支持票据,改善融资结构。在严控风险基础上,继续运用各类信托产品为绿色发展项目提供股权或债权融资支持,或以项目经营类资产发行受益权信托,改善流动性。探索债券基金等产品服务生态品发展的路径。探索设置生态品绿色发展项目地方债券,由中央政府代为发行,债务由各用款政府按计划偿还;或者推出“类地方债券”信托产品,通过信托公司信托计划筹集资金,政府设立偿债基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