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侯锡云:
探索宇宙的“星辰大海”
“宇宙星空无比浩瀚,探索宇宙不仅可以了解未知的世界,满足人类对外太空的渴望,更为人类探索自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锡云感慨。这位年轻教授,2003年本科(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2011年博士论文《平动点的动力学特征及应用》获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并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在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研究的方向为航天器轨道力学和太阳系小天体动力学;参与了我国探月三期、载人登月、火星探测等项目的论证和预研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曾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航天项目十余项。
误打误撞,冥冥之中他选择了天文事业
谈及自己选择天文专业的缘由,侯锡云说,“高中的生物老师对我影响很大,而且当时生化专业比较热门,录取分数也高,所以我一直想选生化专业。”但事与愿违,由于高考发挥失利,与心之所向的专业失之交臂,他懵懂中就选择了比较新颖的天文专业,且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侯锡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在回头去看,他觉得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
虽然选择天文专业有点“稀里糊涂”,但回想起来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从初中开始他就对神秘的宇宙异常感兴趣,每每拿到科学杂志,看到天体轨道运行图,都非常着迷。后来通过对大学专业课的学习,他更是沉迷其中,“学起来很感兴趣,越钻研越觉得想探索下去。再说天文这项事业总得有人做,身上既有使命感,又有成就感”。侯锡云说。
在本科毕业之后,侯锡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从事与航天有关的科研活动。
致力钻研,多项成果助力“大国事业”
近20年来,卫星导航、空间站、探月三期、火星探测等一系列成果助力人类不断向太空迈进。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航天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我们国家用了20年的时间,完成了美国等西方强国六七十年才完成的事业。”说起国家天文事业的发展,侯锡云骄傲地说:“很荣幸自己能参与部分任务”。
2020年,万众瞩目的探月工程引起了人们的沸腾。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成为中国航天工程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相比前序月球探测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探测器在指定任务窗口内返回到指定回收场,侯锡云参与了相关的论证工作。“我们推算出,航天器在原定的任务时间窗口内,以小角度再入角从北半球返回指定的回收场几乎不可能。”侯锡云说,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与合作者不分昼夜进行计算,最终表明确实存在问题。这一问题的发现促使了嫦娥五号现在返回方案的诞生。
为国出征,科研人员甘于坐冷板凳
“航天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需要科研人员甘于奉献、坐冷板凳。”侯锡云表示,自己从事的天文学科,只是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小小分支,也有过“被怀疑阶段”。“很多人问我探索宇宙是否有意义,能否对经济发展短期内起到迅速提升的作用。要知道探索宇宙的脚步不停止,人类的思想和脚步就会往更深远的地方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航天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再到北斗导航,2020年国家航天事业迎来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北斗导航为人类找准方向“点亮双眼”;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开辟了探索地外文明的各种可能。“航天事业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探索宇宙、勇敢不屈的体验,也是人类战胜自我的体现。”侯锡云说。
“仰望星辰,脚踏实地”是侯锡云的座右铭,他也一直拿这句话勉励学生。他说:“我现在仍然是一个科研后辈,也在不断地向前辈学习,学习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面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会翻查资料尽全力解答,也从中有所收获。
“做科研要有目标感,要坚定方向、坚持到底,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宇宙探索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扎实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每一名科研人员都会前景光明,未来可期。”侯锡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