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女性,出彩新时代。在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走访5位我省女科技工作者,讲述她们恪尽职守、勇于创新的科研故事;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她们淡泊名利,不求回报,她们是新时代的楷模,是女科技工作者的典型,是新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架火车头在奔驰,火车头上冒出的蒸汽中以“麦穗”的形象代替……去年,火爆屏幕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主人公马亮描绘的那幅生动、立体的稻田画令人十分难忘、向往。其实,想看稻田画不用去电影取景地,省农科院就有一位专家擅长“作画”。她虽然没有神奇的画笔,但足履实地,用一株株秧苗描绘着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以奋斗耕耘收获幸福感。
她就是省农科院研究员、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叶晓青。
初出茅庐
挑战外国人眼里的不可能
1994年,研究生毕业的叶晓青被分配到省农科院工作。彼时中国花卉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市场活跃。叶晓青被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究花卉。
如何栽培?如何浇水?如何施肥?如何保鲜?虽是学农出身,但对花卉一无所知的叶晓青,对这一切都很渺茫。经过细致分析,叶晓青最终决定放弃鲜切花市场,转攻盆栽花。“云南、广州对鲜切花栽培有天然的气候优势,起步早,技术已成熟,而且已经形成规模,加之储存方便,运输成本也不高,我们现在才开始研究,肯定没有竞争力。”叶晓青有着十分清醒的考量,同时吃透了花卉市场规律,“盆栽花卉不一样,运输不便,相较于南方,我们有地域优势,省去了大笔运费开支,价格优势就会凸显。”后来市场也证实了叶晓青的判断,我省各地种植户陆陆续续退出鲜切花市场。
虽然确定了方向,但对盆栽花卉的研究叶晓青还是两眼一抹黑。气候资源“先天不足”、科研经费匮乏等一系列难题,叶晓青都能一一克服,可物种资源缺失让她犯了愁。当叶晓青表达向外国友人求取种球的意愿时,遭到了拒绝,对方摇头说我们这里不适合生产。
叶晓青凭着一股韧劲,从零起步,两三年时间,硬是在普通大棚中培育出一盆盆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盆栽花。
深自砥砺
“半路出家”也能“出圈”
由于工作调动,叶晓青来到了省农科院下属的省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事业推广和种子销售。在这里的五年,她颇有感慨:“推广新品种,栽培方法也要跟进推广培训,良种良法要配套,否则新品种再优良也无用武之地。”
谈及在省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经历,叶晓青至今还能如数家珍,历历在目。盐城是我省棉花主产区,此前当地种植户十分认可山东的一个棉种,对省农科院资源所的棉种顾虑重重,不愿尝试。面对众多种植户来势汹汹的质问,叶晓青耐心解答、培训、做思想工作,数小时下来,后背衣服都被汗湿了。但看着村民满意离去,“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
“在明天种业公司的那几年碰到形形色色难题,最后都能够顺利解决,一一化解,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科研也有很大帮助。”叶晓青说。
勿忘在莒
把农田种得更有创意
2014年,叶晓青任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闲不住的叶晓青一边把学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主管单位好评连连,一边又搞起了“大动作”--农田景观。
叶晓青说:“以前我做花卉,是针对一家一户的景,现在我把农田当成花盆,助力乡村振兴。”
所谓农田景观创意,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稻田画就是其中一种形式。2017年,为了更好地唤醒乡土尘封的资源,加快推进农业升级转型,叶晓青依托省农科院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单项--特色水稻高效生产与示范,试水为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陈店村开展稻田画项目,反响热烈;2018年,她继续践行“把水稻当花儿一样种”的理念,为太仓市庄西村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叶晓青介绍,一幅稻田画的种植大致要经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人工栽种、田间管理等环节才能成画,秧苗长高以后,就会呈现出预先设计的图形或文字。从高处俯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稻田画呈现在眼前,美不胜收,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为了能百分百按照设计图纸呈现完美效果,叶晓青需要顶着烈日,在泥泞的稻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把每个节点精准定位好,再把秧苗种下去,其中的艰辛可见一斑。
以前,步入乡村的田野里,映入眼帘的不是黄色,就是绿色;现在,你不但可以感受农耕文化,还可以登高望远,观看唯美、生动、立体的画面。叶晓青说,未来,她要继续推动农业生产一二三产业结合,既收获农作物,又促进农作物加工,还要发展旅游景观,扮靓美丽乡村的同时,促进农业高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农田养眼、养心、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