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赵兰浩,男,1980年5月生,先后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学士学位,河海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任教,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大坝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编委。获江苏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交流学习。
近年来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流固耦合、水工、海工建筑物抗震等研究。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3本;获软件著作权4项,获授权专利1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1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子课题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1项、重大建设项目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滑坡涌浪、地质灾害、流固耦合
科技创新成果:开发了模拟大运动离散块体与流体间强烈相互作用的CFD-DEM-FEM流固耦合并行数值模拟算法,初步搭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流固耦合并行数值模拟平台;系统开展了大运动非连续介质与流体流固的耦合作用及界面追踪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了滑坡首浪产生的难题;以拱坝-地基-库水一体化为前提基础,建立了高拱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评判体系,推动了水工建筑物抗震分析理论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等。
团队介绍:赵兰浩教授所在的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现有教师4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7名,硕士生导师20名,另有校外兼职导师9名,以“坝工结构、水工材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水工程结构安全与长效运行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联系信息:Zhaolanhao@hhu.edu.cn
推荐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