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字体: 】 阅读次数:5763
开拓进取 创新创业 奋力推进江苏科协事业迈上新台阶
——在省科协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6-01-22

陈  骏

(2016年1月19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省科协第九届常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中国科协指导下,全省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认真履行“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责,科协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突破。

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以全省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班、党组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结合科协实际,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积极推动学会创新发展。顺应改革发展取向,鼓励学会依法、依章独立自主办会,省化学化工学会实行无挂靠运行。66个省级学会实现秘书长专职化。鼓励发展新会员特别是吸收高端人才、学生会员入会,会员数动态增长5.7%。健全学会监督机制,32家省级学会新建监事会。省预防医学会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全省新增学会120家,同比增长5.62%。大力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职能。扎实开展省双创人才(团队)评审等首批21项政府转移职能试点项目,获得省委省政府和中科协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召开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座谈会,35家省级学会新承接17个政府部门53个职能试点项目,其中42项已经完成,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全省56家省级学会和391家市县学会分别承接政府职能项目152项、836项。连云港市科协推进学会承接职能工作举措扎实。打造科技创新智库。承担并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基层公共医疗设施建设”第三方评估,形成报告提交中科协和省政府。围绕省委省政府年度重大课题开展建言献策和决策咨询,形成《江苏省科技工作者建议》13项,得到省领导批示10次,并批转相关部门落实。新建10家省级科技思想库基地。全省科协系统形成决策咨询建议583项,同比增长31%;党委政府采纳233项,同比增长39.5%。深入开展科技扶持苏北行动。围绕科技资源向苏北集聚的要求,持续推进淮安创新发展对接活动,在徐州举办长三角科技论坛,成功对接科技合作项目213个。持续开展“三解三促”、挂钩联系扶贫等活动,为联系点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科技创新和科普服务。落实对口援藏援疆部署。援建新疆伊犁州、克州LED科普大屏、社区科普馆和兵团学校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举办新疆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班,赴藏赴疆开展送科技、送学术、送科普活动。对口援藏援疆工作走在全国科协系统前列。

二、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省科协关于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十百千万”计划。引导学会服务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建成省级综合示范学会32家。引导省级学会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评选认定协同创新服务示范基地10个、科技服务站100家,选派首席专家100名。实现科技成果转让232项、开展规划论证146项、制定企业标准186个。扎实开展“银会合作”,全省各级农技协与邮储银行共同落实科技贷款1.3亿元。泰州市县科协争取省级学会创新资源成效显著。持续实施海智计划。先后举办省创新创业大赛海智分赛、两岸四地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中国(江苏)国际科技与人才合作大会等海智专题活动,参加企业528家,参会人数超5000人。新建省级海智基地9家,累计达39家。全年举办海智活动140场,接待海外人才3400多人,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725人,落地科技项目118个。被中科协评为“2015年度海智计划工作先进单位”。扎实开展科技信息服务。持续推送发达国家科技信息,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培训应用工程师1841人,新增注册运用企业1232家,形成典型案例104个,信息推广数量和效益居全国首位。持续开展传统品牌活动。推进会企协作483项、金桥工程179项、“讲、比”竞赛活动8900余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4万条,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落实2000多个对接项目。扬州市科协推动成立院士工作站8家。

三、创新开展科技普及与推广,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大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十二五”《科学素质纲要》专项督查,2015年全省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达8.25%,首次跃居全国省份第一。强化科普信息化建设。建立“PPP模式”,运用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江苏省科普云信息服务平台。与扬子晚报共建“科普江苏”网络平台,最高阅读量突破15万人次。“科学会客厅”“科学生活”等栏目在市县实现广覆盖,5部科普作品被科技部评为2015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全省7市开辟“科普动视”;新建科普微信微博账号877个,同比增长248%;新建科普专栏8046个,同比增长10.3%;淮安市科协开展信息化科普知识竞赛吸引56万人次参与。深入开展科普创建。扎实开展新一轮科普示范创建,评选命名76个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择优推荐27个申报国家级。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13家农技协、8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2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和31个科普示范社区受到中科协、财政部奖补支持,苏南苏中基本实现社区科普大学全覆盖。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江苏科学中心立项、选址和规划工作。全省新建成综合性科普场馆17个,规划建设中的有5个,扬州科技馆正式建成开放。全年开发配送流动科技馆11套,在苏北地市全覆盖基础上,实现淮安县市流动科技馆全覆盖。评选命名160家2015-2019年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新建社区科普大屏3004块,同比增长56.3%,南京社区覆盖率达50%以上。强化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组织举办全省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举办流动科技馆互动体验、高端科普报告会、中美国际科普连线等2663项系列活动“阳光动力科普中国行”南京站系列科普活动被评为2015“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创建100所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金钥匙”科技竞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别吸引120多万和30多万人参加。苏州等8个设区市建立“科技创新市长奖”。联合开展“省优秀科普作品”和“省科普产品研发基地”评选,20部优秀科普作品被纳入“江苏书香”全民阅读书目。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百行动”等特色科普活动,组织145名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到207所学校、118个科技传播服务团到89个县区、101个科普志愿者服务团到百村(社区)开展科普服务。继续组织市县科普部长、城镇社区科普员、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等专题培训,培训科普干部250人、社区科普员2300人、学校科技辅导员2191人。全省注册科普志愿者超50万人。

四、全力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围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常熟召开省科协系统服务创新创业现场会,首次探索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公益培训班,全省共培训6.6万人。精心组织学术交流。围绕“互联网+与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软科学研究,持续打造江苏科技论坛、长三角科技论坛、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等品牌。全省举办国际国内高端学术活动737场次,形成各类优质论文3.2万篇。举荐表彰科技英才。认真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推选工作,新增7位“两院”院士受聘“江苏省科协事业发展顾问”。大力宣传举荐我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立同志获中科协第十八届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郭旺珍教授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创业的时代典型,60多人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以“家的温馨节日的问候”为主题,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系列活动1000 多场次,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2100多人。加强学风道德建设。召开院士座谈会,在全社会弘扬新当选院士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联合省教育厅等4部门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引导高校科协举办各类报告会120多场,11万名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青年学者接受教育。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科协综合服务能力。成功召开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顺利实现领导班子新老交替,进一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表彰省科协系统60个先进集体、10名先进工作者和190名先进个人。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创新创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功立业。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科协事业发展自信。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干部能力建设。以市县科协主席、省级学会秘书长、机关部门、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主体,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素质培训,不断拓宽眼界、思路和胸襟。强化干事创业导向,在服务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强本领、锤炼成长。持续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事业单位发展能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县级科协创新发展能力提升计划,评选资助常熟等20家县级科协示范典型,引导其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评选推广50个基层创新案例,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新成立企业科协430个、农技协619个,同比分别新增33.5%、22%。高校科协充分发挥服务创新创业作用,南航科协做到独立建制并建立航空特色科技创新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常态化服务。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实施细则》《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群团工作部署加强和改进科协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过程控制、督查考核、绩效评估等机制,全面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水平。以市场化理念、法治化思维、项目化机制不断创新科协工作方式方法,健全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机制,公共事务项目竞争性采购比例达57%。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省科协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服务科技创新的思路还不宽、手段还不多,动员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基础设施、信息化传播能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资源开发整合能力还不强,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机制共建共享科普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协及所属团体的凝聚力还不强,服务联系科技工作者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科协事业发展的自信心还不足,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协干部责任担当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全省科协事业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所有这些都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2016年是推进“十三五”科协事业发展的开局之年,是科协系统全面改革创新之年,是实施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的深入之年,是以科普信息化为重点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突破之年,也是科技智库建设的基础夯实之年,更是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的提升之年。全省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旋律,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抓手,以提升学会服务能力、提升科学素质、打造科技智库为重点,以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积极性为根本,以提升科协组织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和创新力为保障,开拓进取,创新创业,奋力推进江苏科协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新贡献。

一、以提升学会能力为抓手,培育发展双创型社会组织。将学会作为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主抓手、科普服务的主力军、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主渠道、培养举荐集聚科技人才的主阵地,加大培育发展力度。一是优化提升存量学会组织。围绕政社分设的要求,健全完善学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学会理事会、监事会、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推进秘书处职业化、秘书长专职化,不同规模综合示范学会专职人员比例达到会员数的1‰-5‰以上。不断增强学会会员意识,力争会员会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鼓励企业家会员进行捐赠,建立学会发展基金,提升学会自我发展能力。省、市、县各级重点培育1/3综合示范学会,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二是创新发展增量学会组织。以转型升级需求、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民生需求为导向,放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组织,加快构建学科门类齐全的现代科技社团组织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县两级学会组织,鼓励推动有条件的市县成立工程师学会,力争设区市普遍建立工程师学会组织。三是切实增强学会凝聚力。充分发挥省、市、县学会组织集聚人才功能,把本学科、本专业、本区域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吸收为学会理事单位,引导高端学术权威、行业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等杰出人才到学会组织。以开放理念广泛吸纳国内外中高级人才,不拘一格吸纳大学生、研究生等学生、青年会员,确保年度不同规模学会动态新增会员3%—10%以上。四是加快提升学会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新一轮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综合示范学会扩面提质,培育“特、专、优、精”学会群。持续引导学会组织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科普创新、科技智库建设和人才国际化。深入开展以淮安为重点的省级学会服务苏北行动。持续做好提升计划项目成果的跟踪服务,力争项目快见成效、快出成果。引导市县建立学会能力提升计划。五是健全学会承接职能机制。全面推广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可负责、可问责的职能转接机制和规范有序、常态推进的工作机制,实现3A级以上学会承接、承办职能工作的全覆盖。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学会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广泛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继续教育、技术转移等科技中介服务。

二、以各类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服务大众创新创业。进一步落实《省科协关于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十百千万”计划。一是深入推进会企协作。充分发挥我省作为中科协科技创新助力工程试点省份的优势,省、市、县三级联动争取国家级学会资源服务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依托科技服务站、首席工程师等服务平台,引导学会科技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入开展科技信息推送。以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为纽带,以已建立的学会提升计划服务平台为依托,深入开展科技信息推送工作,确保全省县、市、区典型案例的全面覆盖。加强与专业学会合作,不断拓展信息加工领域,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三是深入推进金桥工程。以高校科协为桥梁,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创新资源服务产业提质增效。四是深入推进“讲、比”活动。借鉴推广常熟创美工艺模式,以企业科协为纽带,动员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潜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五是深入实施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持续组织省、市、县三级学会与基层农技协对接,推动农业众创平台建设,辐射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以海智工作为主线,广泛集聚海外创新创业资源。推动高端人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聚更多海外人才来苏创新创业。一是健全完善海智工作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持续巩固海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拓展与俄罗斯、以色列、日本等国科技社团合作渠道,提升完善海外科技人才服务站合作机制,新建海外人才工作站5个以上。更加注重发挥海智基地作用,实现国家级海智基地省“双创”项目资助持续增加、省级海智基地市县资助项目有突破。二是持续打造海智活动品牌。发挥中国(江苏)国际人才技术资源转移网作用,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海智洽谈会。增强海智基地人才吸聚能力,每年举办国际科技频道视频连线12次以上。筹备举办第四届国际科技与人才合作大会,组织省创新创业大赛海智分赛,集聚更多海外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持续深化与欧盟EBN等国际科技社团的联系,推进中欧科技园区合作项目,打造中欧科技交流合作的示范品牌。借助国际高端学术会议等平台,举办国际技术展览展示、海智企业路演等活动,服务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三是深化拓展与港澳台科技交流。组织开展两岸四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训练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和青少年科普交流。深入开展海峡两岸青年学术交流会、苏港工程师交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交流、苏台两地农技协合作和两岸农民创业互助等活动,力争实现港澳台交流的新突破。

四、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着力厚植创新创业文化。认真履行纲要办职责,加强信息科普服务能力建设,推进科普资源开发开放、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一是大力发展“互联网+科普”。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泛在感知技术等信息技术,建设江苏云科普信息中心,构建门户网站、科普大屏、手机终端、微博微信“四位一体”的服务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加快实现苏北地区城市社区全覆盖,苏中苏南创造条件自主配套终端,全省共享云端科普资源。深度推进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建立热点监控、受众定制、研发创作、实时发布、精准推送、信息反馈的网络科普体系。建好用好江苏公众科技网、“江苏科协”微博和“江苏科普志愿者”微信等媒体平台。持续放大“科学会客厅”“科学生活”等电视栏目品牌,开发科学性、趣味性、感染力强的科普资源,推动实现全省城市公交、地铁“科普动视”全覆盖。二是推进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建设。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以综合科技馆为龙头,专题科普馆、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为依托,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社区科普场馆群、科普惠农服务站为基础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筹建江苏科学中心。着力推进市、县(市)综合科技馆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各类专业科普场馆。逐步实现苏北县(市、区)流动科技馆全覆盖,苏南苏中地区自主开发或购买流动科技馆,推动流动科技馆巡展常态化,并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三是深入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技传播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百工程”,省市共建科普演讲团、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建立城乡一体的精准对接机制,不断满足市县科普需求。加强高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高水平科普创作设计人才、科普产业经营人才、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人才。健全科技传播服务常态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健全科普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优化信息化动态管理,以学会会员、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力争全省注册科普志愿者突破60万人。四是深入开发整合科普资源。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开发整合共享,推进“科技+文化+艺术”高度融合,不断提升科学传播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打造省级前沿高端科普资源服务中心、市级科普资源加工中心、县级民生科普资源加工中心,推动科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深入推进纸质媒体与现代传媒融合发展,鼓励原创科普作品,省、市、县整体联动共同放大“科普江苏”的受众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以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为平台,鼓励引导科普研发机构与海外高端研发团队合作。五是创新搭建科普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县市创建、科普日、科普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活动品牌效应,将信息化理念融入科普活动之中,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不断提升科普活动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科技智库建设为重点,全力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科技智库建设是中央和省委赋予科协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党委政府科技创新决策的重要渠道,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一是打造具有科协特色的科技智库。以科协常委为基础,以学会组织、高校科协为依托,以高端专家人才为支撑,组建决策咨询专委会,为科技智库建设提供决策指导。紧紧围绕全局工作重点、转型升级难点、民生关注热点等问题开展建言献策,健全课题遴选、征集、研判、储备等工作机制。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和科技新变化,在全省建立50个科技智库基地,提炼汇集一批有价值智库建设成果。二是持续拓宽科技智库建设渠道。以开放的思路和理念,不断拓展科技决策咨询路径。集聚国内外高端学术资源,围绕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重大问题,精心开展省青年科学家年会、自然科学学术月等重点活动。紧紧围绕全省“十三五”产业定位,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政产学研结合的高端学术沙龙等活动。引导和鼓励省级学会、高校科协举办国际学术活动,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科技智库成果运用。健全科技智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作机制,实现广大科技工作者线上线下互动。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作用,着力形成精品调查报告和决策咨询建议,省、市、县三级科协组织要整体联动,立体式、多层次研究提出满足各级党委政府需求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建立优秀调研成果资助制度,定期开展科技工作者建议和调研报告评选活动。构建用户、同行、社会三结合的评价机制,择优选择科技智库成果推荐给相关决策部门,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

六、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充分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积极策应科技人才需求多元化新趋势,创新服务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激励引导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创业。一是健全大众创新创业服务机制。鼓励引导成功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产业教授。支持学会提供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和创业辅导,举办创业创新周(大赛)、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会员将奇思妙想实践为创新创业项目。着力形成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评价评估、转化孵化、创投风投、知识产权服务、进驻园区等一条龙服务,畅通创新创业“最初一公里”。二是健全创新创业一线人才培育发现机制。更加注重基层一线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见习工程师”“卓越工程师”“青年委员”等人才培养新模式,源源不断发展科技后备力量。鼓励支持高端人才到全国学会、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为人才成长铺设社会通道,不断提升我省科技界的国内外影响力。三是健全宣传表彰激励机制。更加注重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秀科技人才典型,认真开展“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工作,将其培育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品牌奖项。鼓励和规范科技社团奖励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同行评议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奖励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四是健全诉求权益维护机制。系统策划并积极开展科协会员日活动,扩大科协会员日的社会知晓度,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科协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力推进市县“建家交友”平台建设,努力为科技人才维护权益、反映诉求提供服务。五是健全学风道德规范约束机制。推进学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反腐败的力度坚决遏制学术不端,努力形成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研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恪守科研伦理的良好氛围。

七、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积极倡导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不断提升科协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和创新力。一是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科协常委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投身科协事业改革发展,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发展科技现代服务业。带头执行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制定的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执行常委会例会制度。全面落实常委联系县域等制度,率先垂范在各自联系点上寻求突破、放出样子。二是加强“党建强会”建设。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民主程序转化为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行动。落实省委文件要求,引导有条件的县级科协建立党组。在具备条件的省级学会中全面设立党组,筹备成立省科技社团党委,在示范学会办事机构中普遍建立党支部,创造条件在省级学会办事机构中建立党支部,将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科协各级组织。引导市县级学会建设党组织。三是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切实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提升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创新力,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科协组织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市场化机制、运用社会化方式、借鉴企业化模式,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深化拓展事业发展功能。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放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效应,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两个主体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县级科协创新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为抓手,着力夯实基层科协发展基础。不断提升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科技园科协组织的运行效率。大力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努力实现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扎实推进高校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广泛建立农技协组织,力争实现设区市及涉农县(市、区)农技协联合会全覆盖,乡镇普遍建立农技协组织,每镇建有4—5家各类专业农技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科协组织新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全省科协系统要进一步团结凝聚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创新创业,全面提升科协事业发展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作出新贡献!


作者:陈 骏
责任编辑: 沈禁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