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爽多汁的西瓜是夏季“摊霸”,没有它,夏天仿佛空空地白热了一场,但是,就算是爱,也不能放肆地吃,总得换换口味吧?于是果摊上的黄瓜挑起了“脆爽”的重任,饱满鲜嫩的番茄扛起了“多汁”的大旗,哎,等等,它俩不是蔬菜吗?怎么就混进水果的“地盘”了?
果蔬分类本就模糊
什么是蔬菜?一般来说,它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基本上,但凡进得了厨房、下得了锅,这样的植物都算是蔬菜了。那什么是水果呢?字典里的定义是:多汁且大多数有甜味可直接生吃的植物果实。不难发现,可生吃也可烹饪的植物果实,恰恰就在果蔬两大定义范围的交叉区域,难以区分。
比如番茄,它究竟是蔬菜还是水果?在历史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曾闹上法院。原来,按照美国1883年的关税法,进口蔬菜要缴纳高达10%的关税,而水果则不用。当时纽约海关将番茄归类到蔬菜,这意味着进口番茄需交重税。英国商人约翰·尼克斯1895年从西印度群岛运来一批番茄准备进口美国,有意钻空子的尼克斯坚定认为番茄是水果,据理力争:番茄有丰富的果汁,这是一般蔬菜所不具备的;同一般蔬菜不一样,它可以生食,形状色泽也都应当属于水果范畴。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最后只好把它作为“被告”,送进美国高等法院接受审判。
似乎都有理,无奈之下,最终法官根据“在贸易中的词语释义”,认为番茄属于蔬菜。
是果是蔬吃法决定
要成为水果,一般得具备三个条件:可生吃、多肉多汁、包含植物的种子。蔬菜一般取自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可以烹调做菜,还囊括了各种因为不能生吃、不够甜等原因而被驱逐出水果家族的植物果实成员。
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家陶启威认为,是果是蔬,不必那么纠结,“在某种程度上,‘蔬菜’和‘水果’的分类方法并不十分科学,也没有严格的区分界线,所以当我们谈论某种植物果实是蔬是果之时,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按照蔬菜和水果的定义,番茄抑或黄瓜既是蔬菜又是水果:蔬菜,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菌类——它们是可食用的植物;水果,植物的果实或某些器官可食用——它们当然也是可食用的果实。”
陶启威认为,这类的植物果实完全可以“果蔬两用”,甚至可以说,它既可蔬又可果,“我们可以更机智一点:生吃时它就是水果,熟吃时它才是蔬菜。”
“双料间谍”很实用
事实上,比起西瓜,番茄、黄瓜这样的“双料间谍”很有优势。“一般情况下,西瓜5月底上市,9月初下市,但是番茄和黄瓜更具‘持久力’,从5月到10月,都是它们的收获期。”陶启威介绍。
如果觉得将番茄、黄瓜当作水果吃有点不习惯,那看到小番茄、水果黄瓜会不会一下子释然很多?对比常见的小番茄,原产于荷兰的水果黄瓜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它的长度只有普通黄瓜的一半长,圆滚滚十分可爱,味道却美妙得很,营养方面,水果黄瓜富含丰富的丙醇二酸、黄瓜酶等活性物质和大量的维生素E,满足人体多项所需,十分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