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群星璀璨 >> 江苏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字体: 】 阅读次数:3132
“她是雷锋、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记江苏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惠珍
2015-06-10

人物简介: 王惠珍,女,1951 年 3 月生,1968 年 11 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她在担任江苏科技报总编的十年间,努力提高办报质量,使江苏科技报荣获 “全国十佳科技报” “全国优秀报纸”等奖项,个人采编的重大新闻有 26 篇获全国和省级年度科技好新闻一、二等奖;积极认真做好省科协机关党务工作,省科协机关党委被评为省级机关“先进机关党委”。她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以律己,被中国科协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五次被评为省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说起江苏省科协机关党委副书记王惠珍,和她共事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原丰县果园三分厂党支部书记包永成感慨地说:“她做起事来从不知道苦和累。”有着 35 年党龄的江苏科技报社团级军转干部王雨樵动情地说:“她是雷锋、焦裕禄那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26 年前,她离开丰县时,果农们和沼气办的同事舍不得她走, 一袋袋苹果满装深情堆放在她的门前。7 年前,她离开江苏科技报社时,大家依依不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报社的同志至今仍噙着泪说:“那段日子感觉特别难受, 心里空落落的。 ” 胡锦涛说, “能让群众感到离不开,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王惠珍同志工作 42 年,无论在果园、沼气办,还是在报社、省科协机关,总是让同事们打心坎里亲近她、敬佩她。她就像一颗永不知倦的螺丝钉,对待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她就像三月和煦的阳光,待人始终真诚热情、真心实意;她就像盛开在池塘中的荷花,对己始终严格要求、清廉自守。

她身上有一股“钻劲”,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雷锋日记》中说:“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王惠珍身上就有这么一股劲,无论干什么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她常说:“干工作就得有一股‘钻劲’,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上世纪 60 年代的丰县,地处黄河古道,风沙大,有时刮起风来连眼睛都睁不开。作为知青的王惠珍来到沙河果园,面对艰苦的环境毫无怨言,苦活、累活抢着干。后来,王惠珍到江苏农学院学习, 3年后回到果园成为农技员。 她一有空, 就教果农栽培、 修剪:“夏季的修剪量宜轻一些, 在改善通风透光的前提下不刺激旺长, 也不能过分削弱树势;冬天修剪要规避大小年。”

炎热的夏日,果园里的害虫特别多,若不及时治理,会直接影响秋天的收成。每到这时,王惠珍就会告诉果农,什么时候喷药、喷什么药、喷多少。果农们说:“那时,不管天有多热,王惠珍都是一头扎进闷热的果园,查虫卵、打农药、除害虫,从没听她叫声苦、喊声累。”让果农们特别难忘的是,1978 年的夏天,持续高温干旱,果园里的红蜘蛛出奇的多,已有八个月身孕的王惠珍仍旧和往常一样不停劳作,直到临产前,人们还看到她在果园忙碌的身影。

1984 年,王惠珍调入江苏科技报社工作,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她开始与文字打交道。这对从未学过新闻学的王惠珍,无疑是一次全新挑战。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地平线,鸟儿开始叽喳鸣叫,整个城市还未完全苏醒的时候,王惠珍早已打开收音机, 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新闻与报纸摘要》 节目;每到夜晚, 当别人进入甜蜜梦乡,忙碌了一天的王惠珍又坐到灯下,自学《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细细领悟邹韬奋、范长江等著名报人的新闻作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 年后,王惠珍笔下的新闻作品,一篇篇开始获得江苏省专业报好新闻奖、江苏科技好新闻奖和全国科技报好新闻奖。凭着这股“钻”劲,王惠珍在报社从校对员做起,最后走上了总编辑的领导岗位。

1996 年,沪宁高速建成通车在即,作为江苏第一条高速公路,王惠珍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值得深挖的重大科技新闻。“在软土地基上修路遇到了哪些难点?”“攻克难点时用了哪些先进技术?”……一连串的问题在王惠珍的脑海中浮现。她深知要写好这篇报道,采访到沪宁高速公路副总指挥许道化是关键。然而采访并不顺利,她一次次地打电话,对方总是说“忙,实在是抽不出时间”。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一条重大新闻线索就要从身边溜掉,王惠珍心有不甘,一股钻劲涌了上来。当她打听到许道化正在参加一个通车前的会议,就立即赶了过去,守候在会议室门外。许道化为她的执着所感动,欣然接受了采访。正是凭着这股钻劲,王惠珍写出了荣获全国科技报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科技构筑腾飞路》。

2003 年,王惠珍调到省科协机关工作。2 年之后,担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惠珍一如从前,认真研读《党建工作 600 问》等工作文件,很快进入角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08 年 4 月,省科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王惠珍按照党组的要求,在全省设立了 28 个“两风”建设监督站,聘请了 33 位监督员,进行了扎实细致的工作。省科协党组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三个百分之百”的好成绩,即:群众对“省科协分析报告”总体评议满意率 100%、 “解决突出问题情况”总体评价满意率 100%,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总体评价满意率 100%。2009 年全省万人评议省级机关活动中,省科协满意度达到 98.66%,满意率比 2007 年提高 13.75 个百分点,在近百家省级机关中排名第30位, 进入第一方阵。 省科协的知晓率大大提高, 一万多张评议省科协的票中,没有一张填不了解的,而在前两次评议中填不了解的有 2 700 和 2 600 多张。省级机关工委的一名负责同志说:“省科协没有一张填不了解的。这一点特别难能可贵,有些政府权力部门都没有做到。”取得这样的成效,是省科协党组高度重视和全省上下科协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省科协近几年业务工作有创新、有实效的结果。王惠珍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牵头部门的负责人, 在其中也贡献了自己的心力。 一些年轻的机关干部说 : “这几年机关党委工作很活跃,特别是学习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大家都愿意参加,而且每次活动,王惠珍都是跑前跑后,招呼这、照顾那。每个和她相处的人,都能感受到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细致的工作作风。”

她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冲在工作一线

47 年前,焦裕禄来到兰考,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苦干实干。42 年来,王惠珍工作的岗位、职务虽然几度变换,但她勤勉实干、冲在一线的工作作风始终没变。

1994 年的夏天,省农科院办公楼里,麦子新品种新闻发布会已接近尾声。外面,晌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会议一结束,各路记者一溜烟跑到房间午休。 此时, 和王惠珍一道去采访的李鲜明, 一转身发现王惠珍不见了。 她远望窗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急匆匆地走向试验田。火辣辣的阳光下,王惠珍迎着麦田热浪快步走去,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她顾不上擦去,径直走到田头弯下身来,细细查看新品麦子的生长情况,拍下长势喜人的照片,随后去找新品试种的技术员了解情况。当看到满头大汗的王惠珍时,技术员很是惊讶。他根本没想到,在午休的时间,居然还会有记者冒着毒辣的太阳来到田头。或许,这位技术员至今也不会想到,此时的王惠珍已是江苏科技报社的总编辑,但她仍旧保持了当记者采访时深入到一线的工作作风。

办报无小事,出不得半点差错。王惠珍任总编后,多次对报社的同仁们讲:“作为新闻人,要始终牢记‘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守土有责。”每次出报都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程序,但在送印前,王惠珍还是要从标题到内容,再逐字逐句地审读一遍。王惠珍的爱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疼地说:“那时候半夜醒来,常常看到她还坐在灯下。”

说到报纸终审,王惠珍心中有个永远的痛,那是 1997 年她父亲去世前的那个晚上。那晚七八点钟,她和往常一样忙完手头的工作,带着大样从报社赶到医院去看父亲。就在那一夜,已经病危多日的老父亲的话突然变得多了起来,思维也格外清晰,拉着女儿的手,想好好聊一聊。看着精神状态稍稍好转的父亲,王惠珍轻声地对他说:“爸爸,您今天好好休息。报社明天得出报,我今晚要把大样审完,明天上午我来好好陪您。”说完,王惠珍就在床边埋头看起大样来。等她审完样,已是夜深人静,父亲也早已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上午,想到对父亲的承诺,王惠珍交代完工作就急匆匆地从报社赶到医院,可她万万没想到,此时,她深爱的父亲已是深度昏迷,任凭她怎么喊,再也没有醒来。此时,她心中才明白,昨晚是父亲的“回光返照”,老父亲一肚子想对她说的话,她永远无法听到了。

2003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王惠珍紧急动员全社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她说,“科技报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的防护知识,让群众了解到‘非典’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她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冲在工作的第一线,带领报社同志协同作战,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了十位战斗在“抗非”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撰写出 12 篇专家访谈。仅用一天半的时间,一期 3.5 万字的预防“非典”的科普特刊就新鲜出炉。4 月 24 日清晨,天刚蒙蒙亮,20 万份散发浓浓墨香的报纸装上了车,分发到广大群众的手中,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欢迎。

2010 年 6 月,省科协“八大”召开前夕,王惠珍作为大会秘书组的成员,除了自身工作外,还负责大会所有文件印前的校对。就在大会开幕的前一天晚上,王惠珍临时接到一个任务,有份大会讲话需要马上送印,此时已是晚上十点。她立即赶往印刷厂,在 “轰隆隆” 的印刷机旁, 一字一句地认真校对起来, 等校对完毕, 时钟已指向晚上12点。一同前去的年轻同事刘大明心疼她,说:“王书记,您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您还要负责 ‘八大’ 开幕式青少年献词活动。 这边文件印好了, 我拿回去就行了。 ” 王惠珍说:“还是要等到文件印出来,看看有没有差错,要不要返工。”就这样,王惠珍一直盯在现场,直到印好,走出印刷厂大门时,已是凌晨两点,路上已没有一个行人。年近六旬的王惠珍感慨地对刘大明说:“现在好多了,以前在报社经常熬夜,一熬就到凌晨。”

她总是集体利益至上,服从大局、顾全大局

当年,组织上派焦裕禄到“最苦、最穷、最难”的地方工作,他没有二话,服从组织决定。工作中的王惠珍也总是服从大局、顾全大局。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上个世纪末开始,报社一度陷入发展困境,运营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在报社员工工资不能正常发放的情况下,作为报社领导的王惠珍提出,先给离退休同志发工资,再给一线职工发,然后是中层干部、报社领导成员,最后才是她自己。2000 年,王惠珍对通联发行部的文朋安说:“发行是基础,是办报的生命线。我们要抢时间,一定要在两三个月之内把全省通联站点全部建起来,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说起这件事,文朋安回忆说:“那段日子,王总带着我们是没日没夜地在全省各地跑!”他特别难忘的一件事是,有一次,王惠珍带着他们几人从扬州开完发行会往回赶,计划是在南京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再赶往句容开发行会。可当他们的车子到六合时,就给堵住了。一打听,原来是长江大桥在维修。这一堵不得了,堵了大半夜,等他们过大桥时,天已微微亮。文朋安看着身心俱疲的王惠珍说:“王总,要不我们把句容的发行会推迟一天?”王惠珍不容置疑地说:“与别人说好的时间哪能随便改呢?发行是报社的大事。我们这点苦算什么?大家努力克服一下吧。”说完,王惠珍领着大家到她自己家中,进行了简单的洗漱,吃了点东西又上路了。

路上,王惠珍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妈妈,你昨晚有没有回来啊?我好像听见客厅有响动,但早上醒来却发现屋里没人。”听了女儿的话,王惠珍忍不住落泪了。在女儿眼中,妈妈总是很忙,每天回家都很晚。女儿说:“那时,能吃上一顿妈妈亲手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是一种奢望。”

2004 年 12 月,王惠珍忽然感到身体不适,一开始也没太在意,依旧从早忙到晚,后来是感觉到太疲劳了,到医院一检查,得的是甲状腺肿瘤。医生叮嘱她要尽快动手术,不然就有可能转为恶性。拿着住院通知书,此时正是省科协“七大”筹备紧张阶段。 “大家都很忙,我这时候住院,工作交给谁好呢?这不是给组织上出难题、添麻烦吗?”想到这儿,王惠珍毅然决定,把自己的病情隐瞒下来,等省科协“七大”召开后再做。这一等,就等了两个多月,直到 2005  年 3 月 9 日,王惠珍才住进医院,当天恰巧是她 54岁的生日。手术后,医生责怪她说,“你也太不关心自己的健康了。不是吓唬你,如果再晚来几天,你的肿瘤就有可能恶化成癌了。”

她待人真诚,真心实意地关心人、包容人

《雷锋日记》中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王惠珍从基层走来,理解基层的难处, 知道群众的困难。 不管谁找她, 都是笑脸相迎, 热情接待, 真心实意地帮助人。

1979 年,王惠珍调到丰县沼气办工作。当时,农户想用上沼气可不容易,要紧衣缩食好一阵子,才能建上一个沼气池。王惠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用上沼气!”为了减轻农户负担,她想方设法地将配件价格降到最低,最后干脆自己做起了配件经销,将购入的配件按原价卖给农户。上万个配件通过她的手分销给农户,她自己不但没赚一分钱,还赔进去不少差旅费,但看到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她开心地笑了。

魏淑华,江苏科技报社的一名普通员工,至今谈起王惠珍,仍然感动得热泪盈眶。那年,魏淑华的丈夫被查出癌症,这个消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尽管遭遇不幸,可魏淑华每天还是按时上下班。王惠珍得知后,主动给她减少工作量,让她能多些时间在医院照顾。王惠珍本人每个星期不论刮风下雨,都会到医院看望一下。护士看到王惠珍来,就笑嘻嘻地对魏淑华说,“你们家的亲戚又来了。”其实,在魏淑华夫妻眼中,王惠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0 年前,现在已是江苏科技报社中层干部的江建华在南京园林科学研究所工作。一次,他写的一篇通讯稿在《江苏科技报》刊登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随报寄来的还有责任编辑王惠珍的一封亲笔信,足足有两页。在信中,王惠珍鼓励他抽时间来,多写一些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绿化知识,多报道一些园林技术的最新成果。惊讶之余,江建华很是感动。在这之前,他也有过一些稿件在报刊、电台发表,但没有一家媒体的编辑会像王惠珍这样,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通讯员给予这样耐心细致的帮助和热情洋溢的鼓励。这种关心似一股暖流浸润他的心田,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后来他自己成了记者、编辑,总是以王惠珍为榜样。

王惠珍当报社总编多年,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年春节期间,她都要挨家挨户到员工家走访慰问,送上组织的温暖,感谢员工家属的支持。报社员工王雨樵回忆说: “春节前的那几天,我和王总两个人手里拎满了东西,挤着公交车一整天在市区来回地转。每天回到家时,都已经很晚了。”

王惠珍常说:“当领导,不仅要关心人,还要能包容人。”2000 年之前,报社办公地点在板仓街,离市中心较远,有的员工经常会迟到早退。王惠珍看在眼里,从不指名道姓地批评谁。她只要不出差,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帮着迟到的员工把办公室打扫干净、 水烧好。 慢慢地, 迟到的同志就察觉到了:每天办公室的地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桌上整理得整整齐齐、开水也早早就烧好了……心里充满了自责和感动,就再没人迟到早退了。

2005 年,王惠珍接手机关党委工作,在这之前,由于受机关党委换届的影响,新党员的发展工作给耽搁了好长时间。为了加快新党员发展工作,王惠珍亲自到直属单位走访,找每位发展对象挨个交流谈心、谆谆教导:“组织上入党的程序只有一次,但思想上入党可是一辈子的事!”每位新党员都亲身感受到王惠珍春天般的温暖。

她从来都是克己奉公,只知奉献、不求索取

一天,焦裕禄同志发现大儿子免费看了一场戏,很生气,立即命令孩子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生活中的王惠珍也是这样,从不以权谋私,始终保持了一名真正共产党人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品质。

上世纪70年代, 下乡工作是有补助的。 那时候, 每月几元钱的补贴可不是个小数目。但王惠珍从来不拿,每次还主动将补贴交还给财务科,说:“在哪儿工作都一样。”原丰县沼气办主任史为成竖起大拇指称赞说:“她是一个只知奉献,从不索取的人。”

1983 年,王惠珍实现了她多年来执着追求的愿望,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王惠珍面对庄严的党旗,暗下决心: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不为名、不为利,争当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90 年代,江苏科技报社为激励员工创收,制订了一系列奖励政策。不论是谁,只要给报社带来创收,都可以按一定比例提成。王惠珍在报社工作了 19 年,为报社一共创收了多少,她自己记不清,可报社的员工们却清楚地记得,每年王惠珍个人完成创收的数额总是排在前面,而她从来不拿一分钱提成。有些同志曾委婉地劝她说:“报社规定谁创收谁受益,你作为总编不执行,我们怎么办?”她总是说:“你们拿是应该的。现在报社还很困难,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

1997 年,王惠珍父亲因病去世,报社的同事依照习俗,前去吊唁并送上慰问金。碍于当场人多不好拒绝,王惠珍就收下了。可料理完父亲丧事,上班第一件事,她就将这些钱一一退还,诚恳地对大家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钱我真的是一分也不能收!”

2000 年,王惠珍带着两位同志到外地出差,临回时,接待单位将三个信封悄悄塞给一位随行的同志,说是给大家一点差旅补助。回到报社,听说这件事后,王惠珍二话不说, 马上让把钱交给财务。 王惠珍不但从不以权谋私, 恰恰相反, 还常常是 “以私济公” 。有时遇到报社加班,自认为家境要比同事稍好些的王惠珍,总是自己出钱请大家吃工作餐。而丰县果园惦念她的老乡们捎来的水果、土特产,她也总是拿出来与大伙儿分享。

王惠珍在机关党委工作,她自己一个人外出办事,从不张口向单位要车,都是挤公交车去。有时由于时间紧,就自己打车,回来也不报销。她总是乐呵呵地对同事说:“机关党委的工作经费不多,能省一点是一点。”同事开玩笑对她说:“王书记,我对你提个意见,你公私不分,总是‘假私济公’。”

提起王惠珍,她先后工作过的单位的许多同事都不约而同地说,她是一个好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还有什么样的评价,能比众口一致的好口碑更让人信服?还有什么样的品行,能比四十二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更让人钦佩?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身上集中了许许多多科协先进工作者的高尚品格。她用一串串平凡的足迹踏出了一条真正共产党人不平凡的工作历程。她也曾有过困惑,遇到过困难,但她总是乐观向上、无怨无悔、服从组织、顾全大局。

2010 年 6 月,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王惠珍同志被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江苏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省科协党组号召全省科协系统向王惠珍同志学习,学习她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勤奋学习、追求一流的进取精神,学习她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学习她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的团队作风,共同为加快科协事业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通讯由江苏科技报 5 人专题报道组在深入采访王惠珍同志曾工作的单位同事基础上综合形成)

作者:
责任编辑: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