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 “八大”以来工作回眸
【字体: 】 阅读次数:4185
继往开来 凝心聚力推动南京科协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5-06-08

(南京市科协)省科协“八大”以来的五年,恰逢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全省科协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南京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各基层组织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着力搭建和拓展工作平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普遍认可,科协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过去的五年里,南京市科协成功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推动出台了《南京市进一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意见》《关于以党建带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在进一步打造好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评选、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青年学术年会、市科协年会等传统品牌工作的基础上,新发展成立企业(园区)科协组织 50 余家,推出网络预见性介入科普知识传播系统、南京科协大讲堂等多项创新工作,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由 2010 年的 7.1% 提高到 2014 年的 9.6%,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举办南京市青年学术年会、市科协年会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5 届,围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网络、现代农业、健康和公共安全等关系社会民生的重要领域,累计举办了高层论坛、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等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2 000 余场次,鼓励和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以高水平的交流研讨活动带动基层一线技术创新,努力在全市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启迪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服务企业创新专家工作站和 13 家“海智”特色基地等平台建设,在全市11 个区均设立分站,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和专利信息推广应用,为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服务;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重点,深化和拓展“讲理想、比贡献”“金桥工程”“厂会协作”“海智计划”等活动内容,引导科技专家带技术和成果深入企业,动员一线科技工作者投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实施各类项目 7 000 余项,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引导和支持学会加强能力建设,鼓励和扶持学会和广大会员依法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 已有10多家市级学会承接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执业资格认证、 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标准规范制定以及其他政府转移职能 20 余项,学会的社会公信力和参与公共事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双百工程”项目180 余项,支持受表彰的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发挥示范作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农民的科技创业和脱贫致富能力得到增强。

二)服务提升科学素质方面

——深入贯彻落实《南京科普条例》,推动市政府与各区签署《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协议》,将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政府业绩考核范围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全市人均科普经费也由 2011 年的 2.39 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3.01 元;切实履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推动实施南京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件实事的 29 个项目,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社科联等人民团体签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合作协议》,促进科学素质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 9 届次,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与推介,推动一批科普场馆和基地在此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累计达 8 000 余场次;举办“南京科协大讲堂”报告会 347 场次,开通了大讲堂视频点播系统,8 部大讲堂视频资料被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纳入南京公务员学习课件, 创办 《金陵科普》 杂志免费向公众发放,逐步扩大发放范围,提高了科普工作的受益面和影响力。

——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拓展网络科普传播阵地,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在 2013 年探索研发了网络预见性介入科普知识传播系统(“科普闻道”系统)的基础上,在全市布设“科普闻道”系统终端——科普阅览屏500 块,并开通了“@ 南京科协”微博,实时发布科普信息和科普知识,实现了科普专家与公众的互动;2014 年又推出了“科普闻道”和“南京科普游”等两个 APP 客户端,进一步扩大了“科普闻道”的受众人群,这两个项目被评为 2014 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网络在线活动”。

(三)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

——制定《南京市科协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与在宁院士、专家学者以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重点在科技工作者密集的企业(园区)新建科协组织 50 余家,组建了 117 人的网络科普专家队伍和 4 万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举荐和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27 人次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 5 家单位联合评选产生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 名,历届“科星”中有 13 人当选两院院士。


——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总要求,努力推动在科技工作者密集的开发区、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新发展成立企业(园区)科协组织,扩大了科协基层组织覆盖面;鼓励各学会、基层科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了诸多“321 高层次人才”、海外科技团体和优秀科技人才参与科协组织的科技交流活动,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社会形象更加鲜明。

——以“‘家’的温馨,节日的问候”为主题,通过走访慰问、座谈调研、宣传表彰等形式, 组织全市的学会、 区科协、 企事业 (园区) 科协广泛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鲜明,覆盖面广的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听取学会组织、基层科协专兼职干部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意见与建议,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状况与诉求,进一步密切了市科协与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增强了市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和基层组织为会员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

——持续推进工作制度建设,先后修订、完善、出台工作规章制度 47 项,并于2010 年底汇编成册;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再次修订、完善、出台相关规章制度 30 余项,从制度上管事管人管物,为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科协干部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学习型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搭建服务平台、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学会建设、推动学会改革和创新,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着力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一批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青年干部走到领导岗位上来;推进所属事业单位改革,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服务中心、南京科技馆被确立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热爱科协事业、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队伍。

二、未来五年的主要思路

“十三五”时期,南京市科协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的宏远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持续提高。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市科协进一步打造好传统品牌工作,努力推动代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决策咨询能力进一步提高,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推动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明显增强。着力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不断创新交流的形式和机制,举办好青年学术年会、市科协年会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带动学术会议质量明显提高,促进涌现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使学术交流更加有利于通过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有利于攻克科技前沿问题,提高科技整体水平。

——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进一步提升。发挥好科协的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逐步推动完善科普信息化建设,促进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热点、焦点科技问题得到迅速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科普服务需求得到不断满足,推动实现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阶段目标。

——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的满意度。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拓展、内容更加丰富、方式不断创新,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的特色更加突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形象更加鲜明。

——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的党建工作,进一步优化科协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扩大基层科协组织覆盖面,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达到新水平,逐步改善科协组织工作条件,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作者:
责任编辑: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