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贲德,男,1938 年 4 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工程师、著名雷达专家。1963 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雷达专业,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是我国机载火控雷达的研制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
2012 年 2 月 27 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著名雷达行业专家、南京市科协副主席贲德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作为我国机载雷达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贲德院士长期从事军用机载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主持研制的某机载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防科研作出重大贡献。在潜心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他还坚持站在科技拥军第一线,倾心倾力传播前沿军事科技知识,帮助部队攻克技术难关,把智慧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 与部队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深入阵地,帮助部队熟练掌握现代装备技术从 1971 年到 1978 年,整整 8 年,贲德每年都要在雷达基地待上大半年时间。在雷达阵地,工作环境异常艰苦,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更谈不上吃好、睡好,贲德与战士们吃住都在一起。他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超远程相控阵雷达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主持完成了雷达总体方案的论证,获得空军和国防科委领导的褒奖与肯定。他主持和参与实施方案的论证、系统工程设计、任务确定和生产加工、安装调试及鉴定验收工作,使号称“巨无霸”的某雷达在执行对外空目标监视、跟踪卫星及导弹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付出总有回报,1978 年这项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 年荣获国家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特等奖。收获胜利果实的那一刻,贲德这位北方硬汉的眼角湿润了……1989 年,某国单方面撕毁与中国签订的为我国空军歼击机改装项目合同,对我国实施封锁,项目研制任务落在了贲德肩上。他至今还记得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席午餐时的对话。刘华清说:“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上刑场前要喝断头酒,今天我们也喝断头酒,搞不出来就要杀头。”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这虽然是在开玩笑,但是贲德深感责任重大。这个项目的研制是国家急需,贲德当时的确抱着“提着脑袋保成功”的念头接受这个任务和挑战的。当时条件异常艰苦,住的是简易平房,用的是浑浊的水。夏天杂草丛生,蚊蝇肆虐,工作车热得像烤箱;冬天寒风呼啸,无遮无挡,车内似冷库一样;机场上飞机频繁起降,震耳欲聋的发动机淹没了人们的讲话声,使人感到心情烦躁。研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试飞,用的是已近寿命期的飞机。每次试飞,贲德都要亲自上阵,乘上飞机到达几千米的高空,记录参数,解决技术难题。当初试飞时两次发生险情,一次是一台发动机熄火,飞行员被迫采取紧急迫降措施,才化险为夷;另一次是飞机在降落时起落架放不下来,全靠飞行员技术高超,排除了故障,最终才得以安全降落。在最紧张的时刻,大伙儿发现贲德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测试参数,他的雷达。正是凭借着这种顽强拼搏的毅力和超于常人的斗志,贲德一次又一次在雷达领域书写了神话!当我国自主研制的雷达试飞获得成功的消息传出后,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致电电子部有关领导予以肯定和赞扬,称之为“争气雷达”。这项成果荣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
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可就在通过国家鉴定的第二天,贲德就病倒了,患上心肌炎,心脏每分钟早搏 20 多次,在医院一住就是两个月。直到现在,他过度劳累时,胸口仍会隐隐作痛……“当我看着自己倾注心血研制的雷达能够成功装备部队,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付出再多的艰辛也值得!”回忆这段艰苦的日子时,贲德院士的笑容带着军人般的坚毅与刚强。走进军营,运用现代化科技知识武装指战员头脑多年来,贲德院士年年奔赴军营,举办讲座咨询达数十场。不管是陆海空作战部队,还是警备区、人武部和军代室,都活跃着他的身影。这对于一名年事已高、仍然担负重要科研任务,而且时间十分宝贵的他来说,实属难能可贵。无论是酷热炎夏,还是隆冬严寒,在军营处处留下贲德院士的身影。他那引人入胜的现代化科技知识讲座,深深吸引着广大部队官兵。2003 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贲德院士应南京市双拥办、市科技局、市科协的邀请,为驻宁空军航空兵某部和陆航某团的飞行员们作主题为“美国 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 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科技拥军讲座。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为飞行员们系统介绍了现代军事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知识,受到了广大飞行员们的好评,他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学识让大家无不感到震撼。飞行员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科学家才是我们军人心目中的大明星,我们从来没敢奢望听院士讲课,今天我们能面对面聆听贲院士讲授国际前沿军事科技知识,还能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向院士提问,真是太高兴、太振奋了!”讲座结束后,很多官兵纷纷拿着笔记本请贲德院士签名。对于和军队官兵一直有着深厚感情的贲德院士,只要有时间,就会深入部队向官兵们开展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等活动,帮助部队进行技术革新。面对这些铮铮铁骨的官兵们那一道道渴求知识的目光时,他总能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他手把手地为官兵们传授雷达操作知识,笑容满面、耐心细致地解答官兵们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直到每一名学习者掌握。没有人知道,他每一次都为讲座精心备课到深夜;没有人知道,他患有心肌炎多年,几乎药不离身。直到今天,空军驻十四所总代表吴巨健对 1997 年与贲德院士一同出国的印象还记忆犹新。当时,他们一起出国到俄罗斯,贲德院士白天忙着谈判,晚上忙着研讨方案,为了雷达事业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和科技领军人物的风范深深地感染了他。吴巨健常常笑称贲院士是他们军代室编外的“技术顾问”。多年来,不管是军代室的专业理论学习、军内立项的科研项目,还是军代室具体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不管是项目的方案把关、关键技术攻关,还是研制生产产品过程遇到的困难,只要有需要,贲德院士总是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专业的技术解答。在他的帮助与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电子十四所荣获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着眼未来,支持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贲德院士说过,在科技领域,只有坚持不懈地攀登高峰,才能不断实现超越。他心系国防,始终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关心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关心部队现代化建设。他坚持活跃在学术领域,撰写最新的学术论文,对军队未来信息化战争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关雷达的大型学术活动、总装科技委举办的科技盛会上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2006 年 12 月,凝聚了贲院士多年心血的著作——《机载雷达技术》一书出版,国内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机载雷达技术经验,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空白,为科技强军、科技练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当他倾注了汗水和心血的 50 万字《雷达探测技术》一书出版时,他把署名让给年轻人,这正是他能够带出一支阵容整齐研究队伍的“秘密”,他为雷达研究培养出了一大批开创型、实力型的技术与管理干部。
2007 年 5 月,十四所召开了贲德院士基金项目启动会, 组建创新团队, 落实 “探索一代” 的重要任务,这是十四所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新举,旨在重视预先研究,发挥院士的技术引领作用,加强年轻技术人员和老专家的团结合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一流人才,为十四所长远发展和国防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对此,贲德院士表示,责任重大,将不辱使命,勇往直前。多年来,贲德院士培养的大批青年人才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为把十四所的科技潜力转化为部队的现实战斗力,为部队官兵学习科技知识、维护使用武器装备提供了更加雄厚的人才支撑。“以诚恳待人,以和平处世,以勤劳补拙,以俭朴度日,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贲德院士多年来的人生感悟,更是他对年轻一代的希望与期盼。如今,年逾七旬的他毅然选择坚守在国防战线上,正带领着他的“天基雷达”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取得一次次胜利,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奉献着光和热。
知识链接:天基雷达又称为星载雷达或太空雷达,是指以航天器为工作平台的交会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或预警雷达。天基雷达处于太空中,能俯瞰所有目标,具有功能多、分辨率高、波束捷变能力强等特点。它采用相控阵技术发射毫米电波,能跟踪 500 ~ 10 000 个飞行器,还能迅速测定杀伤效果。天基雷达系统弥补了空基雷达航程短、受地形变化及植被覆盖影响大、飞行范围受领空限制和容易受到攻击等不足,具有全天候和全球覆盖的优点,能连续监视全球关注的任何地区,特别是能自由进出敌人后方。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机动目标搜寻和装甲技术方面,天基雷达是最有前景的侦系统,尤其是带合成孔径的现代化雷达站更是一个独特的多功能综合体。与侦察战场的光学系统相比,利用合成孔径天基雷达得到的图像,除质量要高于传统的感光照片外,图像信息量也大大高于感光图像信息量。与地基雷达相比,天基雷达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它能辨清地面 0.3 ~ 1m 大小的物体;自动发现并跟踪地面上速度范围在4 ~ 100km/h 的移动目标;拍照制图,形成分辨率为 1m 左右的地形数字图。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图像分析员能连续地完成有关搜索、发现和辨别目标以及确定目标方位等一整套任务,为作战部队提供准确的战场情况和信息。
(梁贵军 张正鸣)